当前位置:首页 > 参政议政 > 建言献策

关于将湖南省大通湖垸打造成为国家绿色农产品供应示范区的建议

发布时间:2017-03-21 来源: 责任编辑:hk

关于将湖南省大通湖垸打造成为国家

绿色农产品供应示范区的建议

 

大通湖垸地处洞庭湖核心,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逐步淤积和围垦形成的一个农业生产堤垸。目前,该垸涵盖大通湖管理区和南县、沅江市部分乡镇在内的12个乡镇(办事处),总人口72.58万人,总面积1316.34平方公里,是著名的粮、油、蔬菜、芦笋、鱼、蟹、小龙虾生产基地,素有鱼米之乡三湘第一湖中国河蟹之乡芦笋之乡小龙虾之乡等美誉。

大通湖管理区处于该堤垸生产管理的关键区域,是20008月根据湖南省委、省政府《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制改革的意见》(湘发〔20004号)和益阳市委、市政府关于农场体制改革的决定,在原大通湖、北洲子、金盆、千山红等四大国营农场、南湾湖军垦农场和大通湖渔场(2002年划归大通湖区管理)的基础上组建的县级行政管理区。现辖41个办事处,27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,总面积384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28.6万亩,水产养殖面积20万亩,总人口13.6万,是国家级商品粮、鱼生产基地,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益阳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。另外,堤垸内有我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大通湖,面积12.4万,年产鲜鱼6000吨以上,所产大通湖牌大闸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蜚声海内外。

一、创建大通湖垸国家绿色农产品示范区的重要意义

创建大通湖垸国家生态农产品供应示范区,主要意义在于,立足农业特色主产区和农垦改制区实际,走绿色农业、生态发展之路,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,通过改革创新,为我国农业产业区域性发展和打造区域性精品农业提供有益探索。主要意义包括:

一是经济效益。1. 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。其中:65万亩水稻可产58万吨优质大米,可提供商品粮35万吨;30万亩水面可产3.5万吨优质水产品,可提供商品水产品3万吨;28万亩蔬菜可产30万吨生态蔬菜,可提供22万吨商品蔬菜;20万亩油菜可产1万吨食用油,可提供0.6万吨商品油。2. 提高农产品的产值。农产品产值在原有基础上亩产值可增强3000元左右,可增强农业产值42.9亿元。3. 带动垸内农民致富。垸内农民通过种植优质农产品和养殖特色生态水产品,人平可增收3000元左右。

二是社会效益。以新路径带动区域转型发展,加快城乡统筹步伐,将大通湖垸打造成洞庭湖生态宜居宜游小城镇,带动整个垸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

三是生态效益。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,亟待整治的大背景下,以生态农产品供应示范区的创建为动力,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合力建设生态文明。

二、创建大通湖垸国家绿色农产品示范区的有利条件

一是政策机遇。今年,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,大通湖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大通湖区委、区管委会根据将全区打造成为重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、创建国家绿色农产品示范区的发展定位,正在引进战略资本,高起点规划设计,争取各方面支持,走生态和精品农业之路,改善生产生活条件,提高农产品的效益,带动垸内农民致富。

二是基础条件。1. 土地平坦肥沃。垸内地势平坦,海拔2932米之间,且在原农场时期就将农田成片成块,成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,适合机械化生产。2. 气候适宜。属中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,冬冷夏热,四季分明,雨水充沛,年降雨量1275.6㎜,年平均气温16.6℃,年日照时数1621.9h,无霜期264天,非常适合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。3. 环境优良。垸内无污染企业,空气质量好,是洞庭湖地区重金属唯一不超标的两个地方之一,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%以上4.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。近年来,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。

三是生产组织形式。1. 专业组织占比大。全区拥有农机合作组织451家,其中,国家级示范社3家,省级示范社23家。2. 土地流转率高。全区土地流转率达74.3 %,同时,该区正在开展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,更有利于发展高效农业。目前,大通湖区共有1001000亩以上大户169家,10005000亩的21家,5000亩以上的2家,最多的达1.28万亩。3. 机械化程度高。目前,大通湖区拥有大型拖拉机1100台、大型联合收割机655台、插秧机600台等,全区农机总动力达31.35万千瓦,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.55%,高出全省29个百分点,亩平1.01千瓦,其防治率达90%,粮油机械耕整、机收、排灌分别均达100%,农机化水平居全省前列。

四是品牌和科技实力。1. 农业科技力量雄厚。近年来,该区开展了国家长江流域水稻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,引进新品种11个,推广应用面积达21万多亩;通过农业合作组织与国内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开展了再生稻、机直播再生稻、水稻新品种等试验示范;以名特优水产为重点,突破了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娃娃鱼的人工养殖难关等,并先后在《中国农垦》《湖南农业》《农业论坛》等先后登载我区各类农业技术论文30多篇。目前,仅大通湖区拥有高级农艺师(高级工程师)12人,农艺师(工程师)20人,助理农艺师(助理工程师)28人。2. 农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走在前列。坚持不断试验、示范、推广农机新技术,并率先在全湖南省发布首个县级机械化旱育秧技术规程,得到了省、市的充分肯定,并成为全省机插旱育秧技术蓝本。3. 区域特色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垸内大通湖牌大闸蟹口口香大米沅江芦笋为省著名商标等。

三、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

一是体制不顺。由于大通湖区没有行政机构代码,在立项争资上有困难。加之垸内由三个区县(市)管辖,不便于管理,缺乏农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,不利于发展精品农业。

二是基础设施不配套。农田改造、水利、交通、电力等基础设施没有整体性。

四、几点建议

    一是突出“两区两基地”建设,全力扶持其做好生态农业文章。1. 现代农业核心区。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美为目标,以现代科技为支撑,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,规模经营为基础,优化整合垸内农业资源,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,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。2. 绿色农产品加工区。依托区内农产品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大米加工业、蔬菜加工业、酿酒制造业、水产品加工业、畜禽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。3. 国家农副产品战略储备基地。将示范区打造为粮、食用油、生猪、蔬菜、淡水鱼、蟹、虾、芦笋等八大类农产品,集种、养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。4. 中南地区生态渔业示范基地。利用12.4万亩大湖水面,加大良好湖泊保护力度,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,发展生态渔业,同时,做好大湖生态旅游文章,形成特色产业。

二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。建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,或扩大大通湖区管理面积,严格县级行政区管理职能。

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垸内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,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上给予技术指导、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分享到: